学术论文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论文

联网报警服务运营转型路上的坑

日期:2016-07-10  点击:  加入收藏
联网报警服务运营转型路上的坑
《中国安防》7月刊 成都随安保刘伟
互联网+的时代,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几乎所有行业都开始进行所谓的升级和转型,广大报警服务从业者也闻风而动,各种转型跨界层出不穷,但真正实现成功转型的却鲜有成功案例。那么,联网报警服务运营在升级转型的路上,有哪些深埋的雷和挖好的坑需要注意的呢?

为转而转,转型是个伪命题
联网报警服务运营商是一个奇怪和矛盾的群体,一大帮在要么误打误撞、要么断臂求生下走到现在的企业家们,开始对真正关注研究行业发展的参与者们百般警惕,对于服务运营的新技术、新理念持排斥心理而对那些本身对于行业缺乏理解和实践的投机分子的概念炒作却趋之若鹜。
在同联网报警服务运营行业老板们的日常交流当中大家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挣卖面粉的钱,操卖白粉的心。究其原因在于,联网报警服务运营,不管如何为其业务属性定义,其本质还是"帮人看店,被盗理赔"的安全保障。要实现这种保障,在其服务流程、操作细节、风险管控等必须面面俱到不容有失。
尽管随着服务成本的不断升高,真正坚持服务至上的报警服务公司的利润率较很多其他行业还是十分可观的。但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热潮下,各种以基于大数据、互联网+、O2O、P2P、网络商城、社区电商等概念和项目层出不穷,各种举着"跨界打劫"旗帜的创业先锋项目推手,各种在微信鸡汤推动下的忽悠传销型新方案新模式,居然获得了不少的联网报警运营商的认可和加盟,很多人掉坑里爬不起来。
为什么这类概念、模式或者项目会瞄准报警服务运营商们,而他们又何以会如此轻易入坑?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运营商们自己并没有准确定位,不清楚未来的战略方向应该去向何方,在这个煎饼果子都可以"互联网+"的时代,仿佛不马上转型拥抱互联网就会被世界抛弃,在时代的裹挟下加入了转型的行列,同时也掉进了也许事先挖好的、也许大家都没预见的坑。
而联网报警运营商掌握一大批商铺资源,看起来有无限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实际上这些资源既难以整合更不好利用,报警运营商们除了在安全服务这一点上能够有较高的话语权外,完全不具备解决商铺实际经营问题的能力和信任度。并且,广大商铺在联网报警服务这一基础服务上也并不存在忠诚度,贸然推广基础服务之外的增值业务,很可能会加速客户的逃离。
之所以说联网报警服务运营商的转型是伪命题,原因在于报警服务运营业务本身具有可持续性,大家应该充分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即已有的市场和客户资源以及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满足的系统。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优势,为客户提供同基础服务直接关联的服务内容,才是真正的升级之道。升级转型不可裹足不前,更不会一蹴而就,好比一个成体系前进的队列,只有小步慢转,才不会让整个队列产生相互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任何真正获得成功的转型或者创新,都是以领先半步的速度持续进行,而步子过大过快则很容易就成为"先驱"。

O2O已成血海,商城是个伪命题
前面谈到联网报警运营商以为或者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们拥有了一大批商铺资源,可以很容易地做一做文章。甚至有很多地方已经率先提出了目前看来过于超前的互联网思维利器——免费战术,即联网报警服务不要钱,通过用户购买其他增值服务来享受免费的日常报警服务。就目前来看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
本地网上商城。基本上,联网报警服务的发展和成熟同淘宝天猫等主要电商平台的成长是处于同一条时间线上的。淘宝的成功也让很多人早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广大的商铺及店主,宣称这是马云都想而不得的宝藏,各式各样的本地商城早已阵亡在探索的路上。失败的原因无外乎将网络商城的运作想得过于简单和理想化,最重要的是忽视了本地化同网络化之间本质的差异。网络化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本地化则固化了地域的规模,而联网报警服务运营的重要特征就是地域限制过于明显。要知道,淘宝已经将需要以及能够网络化的商家囊括,还在本地坚守的商家们早已经衡量过网络化和实体化之间的利弊,如果没有十分独特的模式和好处,基本上不可能让这部分商家再让自己曝光在网络,让原本就以赚取信息不对称利益再流失。而且,以区县为单位的联网报警服务范围内的商户,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让走出家门的消费者们能够尽可能方便直观的享受到逛街和购物的乐趣,这远远超过了消费者对于方便的诉求——即便VR普及之后也很难取代消费者直接去到店里体验消费的习惯。
商城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让商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利润,但当前已经形成垄断地位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聚美等)和团购外卖平台(美团、糯米、饿了么等)已经满足了用户端的需求(方便和便宜)和商家端的需求(引流和促销)。而他们满足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免费和补贴,这种方式对后来者形成了坚实的进入壁垒。在解决不了为商铺引流和促销的需求之后,本地商城的唯一作用和功能只剩黄页,但随着微信的普及,以朋友圈刷存在感和公众号展示作为主流展示方式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黄页。更重要的是,联网报警运营商们本身并不具备针对性地解决商铺在日常经营上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想要从这一点上进行业务突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为了商城而商城的项目当中,为了强行将联网报警服务的属性加入进来,于是提出了视频化网上商城概念——这实际上是完全不了解安全行业属性的硬套,而报警运营商们在没有认真调研和研究之前,很容易掉入这个坑。即便是因为饿了么平台被曝光卫生问题而出现了阳光厨房的项目案例,但本质上同联网报警运营商想要介入商城领域没有多大关系。
社区电商(O2O)。这实际上又是一个伪命题,伴随着物流和电商需要为用户解决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诞生的一个概念和模式。随着社区电商理念的发展,又逐渐加入了社交概念,演变成为所谓的社群。行业内的很多人在探索有效利用联网报警服务过程当中的各种资源,比如出警队员,可以顺带做接送小孩、外卖快送等业务,而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将现有的报警系统全面升级成为视频化报警,通过视频验证和判定误报还是真实警情,误报不出警,真实警情直接转110,这样就能让出警队员的精力转到其他业务面上——大家应该看出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了吧。报警视频化是未来的趋势和必然,但绝对不是彻底取消出警服务。而折戟在社区电商这条路上的项目已经太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顺丰嗨客",各位联网报警运营商们可以衡量一下各自同顺丰之间在资金、渠道、人员、管理以及理念上的差距,再来重新审视这条路是否行得通。
社区电商的另外一种主流表现形式是围绕社区(小区)进行推进,从出入口开始做文章,看起来同联网报警本身的业务结合比较紧密,但前提是你先要将你的安全系统进入到30%以上的家庭,而不是同商铺商城化一样本末倒置。同本地商城一样,报警运营商想要通过日常的安全需求绑定用户的其他日常消费需求,这种绑架用户习惯的行为让用户十分反感,并且由于运营商对前后端供应链的品质都缺乏管控,其成效可想而知。报警运营商们容易掉进这个坑的根本原因在于长久以来觊觎于广大的家庭报警服务市场却不得法,垂涎三尺却无从下口,而一旦听到一个能够进入家庭的市场就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金融业务推广。对大部分联网报警运营商的客户群体而言,商铺老板们自身在经营生意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有十分频繁的金融需求,不管是常见的POS业务、现金流水业务、贷款担保业务还是股票保险业务,都是能够产生较大盈利可能的并且也存在操作可能性。也正是基于此,联网报警运营商们的目光也聚集在此。而这之所以是一个坑,是因为大家忽视了金融不但是一个高盈利空间的业务,更重要的是一个高风险和高专业度的行业。
想要从这一方面入手,必须要同专业的机构形成有效的合作,借助对方的专业度来完成比较繁琐的流程。这就存在一个矛盾,前面谈到联网报警运营商本身并不能掌控商铺资源,缺乏资源互换的基础,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同盟。笔者曾就职过的报警公司曾经尝试过引入车险业务,利用车险佣金来减免联网报警服务费。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一线销售员素质良莠不齐、政策制定不完善、业务培训也不到位等原因,在给客户做推介的时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介绍解释清楚,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保险优惠核算的时候经常卡壳,完全不能体现出专业度,基本上无法取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总结失败的原因的时候,除了前面提到的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外,还有一个之前没有引起重视的关键在于保险特别是车险销售大部分是熟人销售模式(特别是在区县地区,车险的网销和电销占比很低),很多人不会因为少量的优惠而改变他们的购买渠道。而其他的金融需求,已经有更加专业的平台或者中介机构来为用户提供解决和满足,原本相对平衡的生态很难被打破。

升级转型是必须,立足安全是根本
从当下来看,互联网+时代联网报警运营面向互联网的转型好像都失败了或者依然走在探索的路上,那到底要不要升级,该不该转型,又该往哪个方向做出努力和尝试呢?
笔者以为,安防服务作为一种感性的体验式需求,任何业务的增加或者转变,都应该立足于安全的满足,至于是不是需要加上互联网,各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概念,需要根据特定的时段特定的对象设计特定的模型。
尽管当下经济大环境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下行空间,但安全感的消费需求是不同于其他享受型消费需求的,越是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这种需求反而会被激发。
在这个前提下,坚持或者坚守现有的报警服务业务主体,将目光集中在个人安全、居家安全、出行安全、生活安全等需求的满足,才真正能够实现报警服务产业的升级——延伸安全服务的内涵,以商业店铺作为大众安全服务拓展的种子,这才是报警服务运营商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而这种业务的推广即符合现报警运营商的现状和优势,又能在客户推广的时候继续获得专业化的认可。到那个时候,关于转型的提法,也许将会换一个新的词汇。